查看原文
其他

为政|激发乡镇干部干事热情五策

2017-08-22 杨艳泓 王红艳 领导文萃

近年来,出现个别基层干部主动请辞个案,引来不少媒体的关注甚至炒作。但从目前来看,基层干部主动离职现象并不普遍,基层干部队伍动力不足才是必须密切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过,基层干部包括城乡社区干部、乡镇(街道)干部、县(市、区)直属机关干部等多个群体,工作动力不足成因复杂,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在此,应重点关注乡镇街道干部工作动力不足问题,从以下方面入手破解这一难题。

切实改善工作条件,进一步强化心理稳定支点

乡镇机关设施老旧、环境较差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个别乡镇干部“吃饭没着落,睡觉没地方,锻炼没去处”等问题比较突出,“早出晚归”赶车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干部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加剧了他们的漂泊感,降低了他们的心理稳定感。

心态安稳是激发动力的前提。加强乡镇工作环境设施建设,提高乡镇干部心理安稳程度,是破解乡镇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湖南省在这方面就率先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该省自2010年以来启动了乡镇机关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五小”设施建设工程。积极打造让乡镇干部“环境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工作顺心、学得开心”的新型乡镇机关,有利于提高乡镇干部的生活品质,提升乡镇干部的精气神,增强乡镇干部的心理稳定感。



合理增加工资补贴,进一步强化职业体面支点

尽管近年来对各地公务员工资待遇有所调整,但个别地区乡镇干部工资收入总体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调研了解到,青海等地的情况较好,科级干部每月工资收入基本能在地级市购买一平方米的房子,但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在内的中部地区,科级干部每月工资收入只能在县城购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而东南沿海地区科级干部每月工资收入却与住房价格不成正比。可以说,个别地区乡镇干部工资收入总体偏低,会让乡镇干部面临着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

管理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高薪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养廉,但增加薪酬能够有效提升职业的体面感,进而一定程度上激发职员的工作动力。破解乡镇干部动力不足难题,势必也要在这一方面动动脑筋。而且,在各项收费管理日趋规范,财政、纪律全面从严,公职人员灰色收入少了甚至没有了,且物价指数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增加乡镇干部工资收入问题应当尽早纳入议程。不过,怎样的薪酬结构算是科学的、多高的薪酬才能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社会的承受区间是多少等相关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这点上,青海省的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制度,浙江省根据工作难度系数(乡镇工作难度系数大于县级和市级的)计发奖金的措施,以及新加坡动态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做法等,都可以纳入研究范畴。


有效拓宽晋升渠道,进一步强化职业发展支点

乡镇干部在我国干部群体中数量最多、级别最低、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最突出。“无论你怎么努力,到头来最多也只是个科级干部”的常见心理和实际情况是消解乡镇干部工作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职级并行制度的逐步推行,青海、安徽等地乡镇干部“天花板”的困局有所突破,一些符合条件的副科级、正科级干部享受到了正科级、副处级干部的相应待遇,这让大多数乡镇干部看到希望。

为进一步激发乡镇干部工作动力,当前有必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全面推行职级并行制度,使之常态化,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订和调整具体条款。其二,尽早出台刚性制度,让乡镇工作经历成为晋升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的原则性条件,确保从乡镇(街道)成长起来的干部在县(市、区)领导班子中占据一定席位。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这项制度建设尤其值得重视。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的是:不断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坚决杜绝选人不准、用人不公问题,让乡镇干部在公平公正环境下健康成长起来。


扎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素能支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干部普遍感到变化太大,有的甚至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业务能力难以胜任新的工作要求,也是诱使工作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调研了解到,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尤其是无职干部)自完成公务员入职培训之后就基本没有任何培训机会,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只能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完成自我成长。这种环境不利于乡镇干部全面快速地成长起来。为此,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抓好乡镇干部(也包括其他基层干部)的在职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方针政策和基层工作实务三个层次的教育,全面改善他们的素能结构,有效缓解素能有限导致动力不足的局面。所幸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一些实质性探索。除了基层党校的常规安排之外,四川省成都市先后创办了成都村政学院、成都城市社区学院和成都社会组织学院。最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基层干部学院揭牌成立,云南省等在这方面也有所行动。中央有关部门应及时关注这些探索,及时总结办学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制度化推进乡镇干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准备。


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制度权威和信任支点

乡镇干部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低、晋升空间小,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近两三年来,个别乡镇干部怠政、懒政、不作为的情况有所增多,委屈、纠结情绪比较普遍?少数乡镇干部反映,这与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关。例如,“按照既定的执法权限配置规定,乡镇基本没有什么执法权力,但遵照属地管理原则,作为属地主管的乡镇却承担了问责责任”。这种“权责不对称”降低了乡镇干部对制度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消解了乡镇干部的工作动力。

总之,惟有全面、系统、制度化地推进这五项工作,乡镇干部动力不足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同时务必注意和强调的是,以上五策均属“善养工程”,启动和实施“善养工程”,并不意味着要放松全面从严治党,叫停强力反腐倡廉,相反,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义无反顾地推进反腐倡廉。因为,“善养”与“严管”相辅相成、并驾齐驱,才是有效的吏治改革之策。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人民论坛》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